业务领域
《跨境追缉网络诈骗黑客 警企联动速破大案挽众血汗钱》
发布日期:2025-03-25 06:03:23 点击次数:160

《跨境追缉网络诈骗黑客 警企联动速破大案挽众血汗钱》

近年来,跨境网络诈骗犯罪呈现专业化、隐蔽化、全球化趋势,严重威胁民众财产安全。中国警方通过深化国际警务合作、强化警企联动机制、创新技术手段,成功破获多起特大案件,追回大量民众“血汗钱”。以下是典型案例与行动机制的深度解析:

一、典型案例:跨境追缉与资金追缴

1. 浙田“11.03”特大跨境电诈案

2020年,某公司财务人员被冒充领导的诈骗团伙骗取2450万元。警方通过资金流向追踪,捣毁5个境内“洗钱水房”,并锁定以王某、刘某为首的跨境团伙。该团伙在越南设立窝点,组织人员偷渡并进行诈骗培训。2021年,专案组横跨9省20余市县,抓获56名嫌疑人,追回赃款411万元,冻结资金569万元,查封不动产8处。

2. 深圳高科技盗刷案

2017年,深圳警方联合360、京东金融、中国移动,破获一起利用手机云服务盗刷京东账户的新型犯罪。嫌疑人通过运营商副号业务劫持短信验证码,盗取资金5.3万元。警方通过技术溯源抓获3名主犯,缴获作案设备20余件,及时遏制了此类犯罪模式的扩散。

3. 西安特大跨境电诈打击成果

2024年,西安警方赴缅甸、菲律宾等地押解295名涉诈人员回国,破获电诈案件5161起,追回资金1.3亿元,首次实现自主跨境打击规模化。

二、警企联动机制:技术赋能与精准打击

1. 技术协同与线索共享

  • 深圳警方在盗刷案中依托360的网络安全技术和京东的金融数据,快速锁定嫌疑人活动轨迹。
  • 烟台移动通过监测异常通信数据,协助警方捣毁97个诈骗窝点,抓获100余人,切断“引流”诈骗链条。
  • 2. 反诈宣防与源头治理

  • 中国电信泸州分公司联合公安开展“防诈微课堂”“党员进社区”等活动,提升民众防骗意识。
  • 辽宁构建“专业+机制+大数据”模式,2024年返还被骗资金2.3亿元,预警避免损失13.8亿元。
  • 三、国际合作:挤压境外电诈生存空间

    1. 中缅联合执法

    2023年以来,中缅合作摧毁缅北果敢“四大家族”电诈集团,移交4.4万名嫌疑人,包括2908名在逃人员。2024年1月,缅甸警方移交白所成等10名电诈头目,标志跨境打击进入新阶段。

    2. 东南亚多国协同行动

    2023年8月,中泰缅老四国建立联合行动中心,在清迈设立协调据点,针对人口贩运、网赌电诈等开展专项打击。2025年,中柬进一步深化跨境犯罪合作,重点打击网赌电诈。

    四、成效与启示

    1. 追赃挽损成效显著

  • 西安、辽宁等地通过资金查控体系,2024年累计返还民众资金超3.6亿元。
  • 曲靖警方2025年1月捣毁58个窝点,抓获64人,缴获作案设备115件。
  • 2. 未来方向

  • 技术升级:利用AI、大数据分析预测诈骗行为,如辽宁的“多层级预警体系”。
  • 法律完善:依托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》,强化“两卡”治理与黑灰产打击。
  • 国际协同:针对缅甸妙瓦底等新兴电诈聚集区,深化跨国联合执法。
  • 跨境电诈治理需多方合力:警方依托国际合作斩断犯罪链条,企业以技术助力精准打击,民众提升防骗意识。随着机制创新与技术迭代,中国正构建“全链条打击、全生态治理”的反诈新格局,为守护民众“钱袋子”提供坚实保障。

    友情链接: